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解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个人养老金制度解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建立个人帐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国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时间最早从1995年1月1日建立。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开始全国性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并从一九九二年四月开始个人缴费。 一九九五年三月一日,***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建立养老保险通常账户和个人账户,退出了两套方案,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试行,各地开始建立个人账户,但建立的时间不一,最早的从一九九五年元月一日起实施,最晚的建立于1998年元月1日。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六日,***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26号),统一了各地养老保险制度。 二OO五年十二月三日,***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完善。
退休金个人账户能领多久?
办理退休的时候,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得出个人养老金的每个月领取金额。如果个人账户余额139个月之后领完了,将由全国养老金统筹账户继续支付,支付终身,直到参保人去世为止。
所以养老金是可以领取终身的,只要本人还在世,养老金就会持续发放,不会因为个人账户余额为0就停止发放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都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正常按139个月计发,如果是特殊工种退休按159个月计发,如果个人养老金账户钱没有了,就会从养老公共账户给发放养老金,直至本人死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养老保险制度是***或单位通过法律或合同形式,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劳动者在老年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力队伍后能得到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
我国自19***年开始实行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和完善。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城镇现行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企业缴费工资总额的20%左右,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
到达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5年印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什么相结合?
***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一系列决定,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的又一重大举措。
《决定》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决定》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待遇水平与缴费相关联,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考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确保待遇发放;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解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解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